庆州白塔
庆州白塔,原名释迦佛舍利塔,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辽代庆州城遗址西北部,距索博日嘎镇北约5公里,北面是辽庆陵,塔高71米,由于辽庆州城已无其它地面遗迹,使这座兀然矗立在大地上的洁白秀丽的高塔显得格外醒目。
塔身为八角七级砖木结构的阁楼式佛塔。塔内呈空心穹隆状,塔室七层间均密闭不通,是为密藏佛经舍利而特意建造,此塔虽为阁楼式塔,却未置梯道而无法登临,虽置有分层塔室,却为封闭式构造,与塔外塔门平座不相通达,通体饰白,民间称之为白塔,当地蒙古族牧民们称之为“金金察罕索布尔嘎”。
辽代是中国古塔建筑的鼎盛朝代,也是八角砖塔***时期,庆州白塔是这个时代佛塔的代表作。庆州白塔为辽代皇家寺庙的前置佛塔,塔座八角形,素面砖砌。塔座的上部为一周一米高的仰莲雕饰,塔身建造于仰莲之上。塔**层的八个边每边长12.2米,从第二层起往上逐渐内收。每层均设腰檐平座和木围栏。塔身全部为仿木结构,每面转角处均为砖雕圆柱。柱上有柱头铺作。柱与柱之间施行相间铺作三朵。檐共7层,结构一致。唯从第四层往上铺作不用斜拱。第七层即最上一层的八条脊上各铸一铜人。铜人双手拱揖作虔诚祈祷状。铜人前各有一铜制螭首,螭首前面有一铜凤,这些铜饰物全部鎏金,金光四射,灿烂辉煌,极为壮观美丽。
1989年国家文物局对白塔进行维修时,在塔刹相轮樘处发现了一批辽代手写经卷、大批雕版印制佛经、108座柏木质彩绘鎏金法舍利塔、1座银鎏金舍利塔、276卷刺绣品和檀香、豆蔻等药材及其他佛教文物,这是对辽代考古的重大发现。史学界、文博界称庆州白塔的浮雕为“辽代塔寺艺术的精品”,是“契丹民族建筑之瑰宝”。(来源:视觉赤峰)
如有侵权,请联系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
益美多节点物流-宁城赶大集发布
节点物流覆盖区域,配送到村到户